午夜色无码大片在线观看免费,天天摸天天摸色综合舒服网 免费视频成人片在线观看_午夜亚洲国产理论片亚洲202

《沙市中學報》第197期
發(fā)表: 2020-12-04 14:17:56    瀏覽: 16239 次
  1版

  沙市中學慶祝建校七十九周年大會暨習坎系列獎學金頒獎儀式隆重舉行

  本報訊(記者 蘭亭)風雨歲月,薪火傳承,春華秋實,盛世有約。11月19日,沙市中學慶祝建校七十九周年暨2019-2020學年度習坎系列獎學金頒獎大會在學校藝術樓學術報告廳舉行,武漢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水利學院、招生辦等部門的主要領導,沙市中學部分校友代表,沙市中學全體校領導與高一年級全體學生參加了活動,荊州日報客戶端、新華網現場云、荊州新聞網等新媒體對活動全程進行了線上直播,沙市中學內部有線電視臺也同步進行了直播。

  煌煌杏壇,灼灼其華。熊禮才校長發(fā)表了熱情洋溢的致辭(全文另發(fā))。

  與會師生一起欣賞了慶祝79周年校慶紀錄片《乘風破浪立潮頭》,該片以紀實方式記錄沙市中學過去一年的主要工作和突出成績。

  沙市中學85屆校友、菲利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鄭巍作為校友代表發(fā)言。他深情回顧了自己30多年前來到沙市中學求學的經歷以及畢業(yè)后帶習坎精神烙印為國家貢獻力量的感悟,他感謝母校對自己的關愛和培養(yǎng)。他希望盡自己的力量助力母校發(fā)展,也希望學弟學妹在這個擁有極大不確定性的時代中把握自己的人生航向,用知識和能力強大自己,為祖國的科技創(chuàng)新貢獻力量。

  2020年是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zhàn)70周年。我校退休教師、現已84歲高齡的楊中晞同志在1951年響應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的號召,意氣風發(fā)地奔赴戰(zhàn)場,成了一名光榮的志愿軍戰(zhàn)士。卸下戎裝,他回到習坎園傳道授業(yè),完成他精忠報國育棟梁的教育理想。慶祝大會上,熊禮才校長為楊中晞老師頒發(fā)了由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定制的“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zhàn)70周年”紀念章,并向他為黨和人民的事業(yè)做出的巨大犧牲和無私貢獻表示崇高敬意。楊中晞老人戴上金光閃閃的紀念章,激動地說:“我愿為國防事業(yè)奮斗一生?!?br />
  每年的校慶日慶祝儀式都要為優(yōu)秀學子頒發(fā)習坎系列獎學金,今年頒發(fā)的有劉創(chuàng)獎學金、荊圃獎學金、學良獎學金、王川獎學金、“813”獎學金、“顧正自強”獎學金。這些獎學金大部分是從沙市中學走出的杰出校友捐資設立,有的是由知名企業(yè)家或社會賢達捐資設立,旨在獎勵勤奮學習、刻苦鉆研、品學兼優(yōu)、學有所長的學生,鼓勵習坎學子自強不息,砥礪德行,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努力成為社會精英、國之棟梁。本年度習坎系列獎學金授獎學生達170人次左右,另有4個微電影劇組獲獎,獲獎面、獲獎層次、獲獎類別都有顯著擴大或提升。沙市中學85屆校友、菲利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鄭巍,湖北達雅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余祖光,沙市中學81屆校友、813獎學金秘書長熊克誠,沙市中學89屆校友、王川獎學金聯絡人陳泉、程鈞,沙市中學校友基金會理事曹光炎先生等頒獎嘉賓分別上臺為獲獎學生頒發(fā)了榮譽證書。

  慶祝大會上還表演了形式多樣的文藝節(jié)目。激揚奮進的《我們都是追夢人》《請篤信一個夢》演奏曲,深情的詩朗誦《習坎頌》,風姿颯爽的舞蹈《草原女民兵》,勵志向前的合唱《你的答案》……讓慶典現場掌聲不斷,笑語雷動,充分展示了學校素質教育的成果,祝福沙市中學再踏征程,成就夢想。

  看今朝,生命如歌;望未來,前程似錦。沙市中學將以79周年校慶日為新的起點,用勤勞與智慧,發(fā)展自己,提升自己,用響亮的成績?yōu)?0周年校慶獻禮!

  大會結束后,武漢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黨委書記、教授王建波,荊州市發(fā)改委投資科科長、沙市中學2001屆校友盧道勇為沙市中學高二年級、高一年級的同學們做了學術講座。

  做一個有溫度的人

  在慶祝沙市中學建校79周年大會暨習坎系列獎學金頒獎儀式上的講話

  熊禮才

  今天,我們歡聚一堂,共慶沙市中學建校79周年。首先,我謹代表學校,向在百忙之中前來出席慶典的各位嘉賓表示熱烈的歡迎!向情系母校的廣大校友、習坎歷代建設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多年來關心、支持學校發(fā)展的各位領導、各界朋友們,表示最衷心的感謝!

  七十九載風雨浸潤流嵐歲月,七十九載崢嶸譜寫不朽華章。七十九年的拓荒播種,這里已經成為一片沃土;七十九年的鍥而不舍,這里已是人才的搖籃。

  煌煌杏壇,灼灼其華,2020年的習坎光榮榜群星閃耀:劉陳成、嚴賢哲、黃映舟、莫銳同學錄取北大;1808班王智豪、1902班關奇同學獲得生物學聯賽湖北省賽區(qū)一等獎,1818班周常禹、周晟洋、毛云坤同學獲得化學競賽湖北省賽區(qū)一等獎;1802班彭思齊、王奕輝同學的“數字創(chuàng)作項目”在湖北省中小學電腦制作活動中獲一等獎,彭思齊同學作為全省中小學唯一選手,代表湖北省參加此次全國交流活動;江來波、李艷、劉春等三名教師獲評“荊州市名師工作室主持人”; 時舜老師、張曉玲、王亞東老師的課例在“一師一優(yōu)課,一課一名師”評選中獲部級優(yōu)課,范曉婧、王祎豪老師的課例被評為省級優(yōu)課……這些在校慶宣傳片中出鏡的師生,是我們群體中業(yè)績突出的佼佼者,他們的成功告訴我們,哪有什么一夜成名,不過是百煉成鋼;哪有什么人生開掛,不過是厚積薄發(fā)。每年的宣傳片不能講述每一個習坎人的故事,也不是每一個習坎人都能成為校史上那些燦若星辰的名字,可“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我們倘若不能成為光芒萬丈的太陽,那就腳踏實地做一顆不起眼的星星,點燃自己,微光匯聚,亦可匯成燦爛星河。

  在數十年乃至數百年的習坎校史上,我們每個人也許都只是漫漫長河中的一抹微光,可再渺小,也要綻放自己的光芒;再微弱,也要努力照亮世界的一角。就像在疫情期間,1816班徐彬彬同學組織團隊,募集善款,支援抗疫;就像1802班徐子越下沉社區(qū),投身戰(zhàn)疫……人類學學者項飚提出了“附近的消失”,他認為當代人更想要的是“超越”所處的生活,而身邊的世界,被認為是“不重要的”。我們是否亦是如此?我們習慣了抱怨,習慣了吐槽,習慣了理所當然的享受,但是我們同時也習慣性地忽略了我們的責任,校園提供給我們的歸屬感、安全感、秩序感、舒適感甚至浪漫,都不是天然的生態(tài),而是那些被你忽略的同學、老師、宿管保潔阿姨們提供的溫度。

  同學們,一個品格高尚的人,不僅能實現自己的價值,更能在成為別人榜樣的同時散發(fā)出自己的光芒,照亮別人,甚至照亮整個時代。

  在抗擊新冠肺炎的戰(zhàn)役中,我們看到了無數螢火般的微光,他是在線為學生輔導的教師,是守在小區(qū)門口的物業(yè),是奔赴醫(yī)院施工現場的農民工……“君看落空闊,何異大星芒?!蔽覀冞@個時代正是因為有千千萬萬抹這樣的微光,才有整個時代的溫暖和光芒。而我們正是要讓自己也成為這點點微光,成為一個有溫度的人。

  老師們,同學們,2020轉瞬即逝,2021年我們將迎來習坎80華誕,讓我們以79周年校慶日為新的起點,用勤勞與智慧,發(fā)展自己,提升自己,用響亮的成績?yōu)?0周年校慶獻禮!

  我為國防獻終生

  --訪志愿軍老戰(zhàn)士、沙市中學退休教師楊中晞

  蘭亭

  11月19日,在沙市中學慶祝建校79周年大會上,沙市中學黨委書記、校長熊禮才為學校退休教師楊中晞同志頒發(fā)由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定制的“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zhàn)70周年”紀念章,并向他為黨和人民的事業(yè)做出的巨大犧牲和無私貢獻表示崇高敬意。

  2020年是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zhàn)70周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決定向參加抗美援朝出國作戰(zhàn)的、健在的志愿軍老戰(zhàn)士老同志等頒發(fā)“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zhàn)70周年”紀念章。

  今年84歲的楊中晞老師戴上金光閃閃的紀念章后,為記者講述了當年的崢嶸歲月。他說,他是浙江黃巖人,1951年7月之前本來是在當地學校讀書的,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后,為響應黨中央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號召,毫不猶豫地報名參了軍。

  1952年春天,在朝鮮戰(zhàn)場上,美國空軍在中國人民志愿軍高射炮、空軍殲擊機部隊的沉重打擊下,不得不改變轟炸策略,對朝鮮北方交通運輸線的封鎖開始從白天狂轟濫炸式的空中絞殺戰(zhàn)轉為夜間侵襲破壞戰(zhàn)。由于是夜間轟炸,美軍轟炸機給志愿軍高炮防空部隊造成了極大的困難,由于那個年代還沒有火控雷達,對空作戰(zhàn)還需目視觀察敵機方位,然而在夜間就只能聽到飛機的轟鳴聲而無法看到敵機。于是,中央軍委決定將探照燈部隊投入戰(zhàn)場。

  楊中晞參加的是中國人民志愿軍62師,后來調入中國人民志愿軍防空軍探照燈兵402團一營。為了配合高射炮兵、航空兵等近戰(zhàn)殲敵的戰(zhàn)術,探照燈兵必須確保精度,達到開燈就照中的最大效果。他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雷達探照燈技術,常人需要兩年才能學會的,他只用了三個月就熟練運用。他和戰(zhàn)友們以昂揚的斗志,憑借高超的技術使進行夜間轟炸的敵人無所遁形,有了他們提供的精確坐標,高炮部隊有力地遏制和反擊了敵機的猖狂攻擊,沉重打擊了敵人的囂張氣焰,他個人曾獲得營隊前嘉獎一次。

  楊中晞老人還講到一個傳奇性戰(zhàn)例。1953年3月的一個夜里,幾架敵機在附近天上尋找襲擊目標,被我軍的雷達發(fā)現了,連里的三個雷達探照燈一齊射向其中一架F-80C,發(fā)現這飛機飛得不正常,歪歪扭扭好像喝醉了一樣,意識到美國飛行員一定是被燈光照得短暫致盲了,在連續(xù)的燈光刺激下,這架飛機一頭撞到了附近的山頭上起火爆炸。

  1953年7月,朝鮮停戰(zhàn)協定簽字后,他所在的探照燈部隊繼續(xù)駐守朝鮮,承擔防守任務的同時,幫助朝鮮人民重建家園。

  1957年9月楊中晞轉業(yè)到武漢郵電學院任政治教師、班主任,1959年入中央民族學院武漢分院政治系學習畢業(yè)。1961年秋,他分配到沙市三中(現沙市中學),擔任國防教育、保衛(wèi)工作。在歷次全國國防教育知識競賽中,他曾獲得過全國第一名、全省第三名的好成績;個人獲評國防教育“三防”教育省先進教師稱號和國防教育高級教師職稱;在他的主持下,沙市中學多次獲評地、市國防教育先進單位稱號。

  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楊中晞老師說:“70年前,正是無數志愿軍戰(zhàn)士舍生忘死、保家衛(wèi)國,才換來今天的幸福生活。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祖國日益繁榮富強,人民生活越來越幸福美好,我由衷感到自豪和驕傲。祝愿偉大的祖國越來越強大、越來越繁榮昌盛,早日實現強軍夢、中國夢!我愿為國防事業(yè)奮斗一生!”

  沙市中學2020年11月大事記

  10月26日,學校召開了"新課堂"研討第一輪教學反思總結會。

  10月27日,學校工會組織退休老教師到中山公園游覽,60多位老教師興致勃勃地參加了游園活動。

  11月1日,我校1802班同學彭思齊作為全省中小學唯一選手,代表湖北省參加了第二十一屆全國中小學電腦制作全國交流活動。

  11月2日,荊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孫玉秋、市政府副秘書長陶潤華來到沙市中學調研學校教育發(fā)展工作。

  11月,我校10項市級“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順利通過結題驗收,這些課題涉及語文、英語、化學、生物、歷史、政治、地理等多個學科。

  11月9日,學校各支部組織開展了十一月主題黨日活動。

  11月9日,國家體質健康標準抽查工作組在我校三個年級進行了2020年國家體質健康標準測試抽查工作。

  11月,沙市中學國際部A-Level 項目舉行了跟英國同步的考試,我校高三年級鄒天佑、黃熙雯等同學參加,這些學生的雅思成績均已過了6分。

  11月11日,市委第四巡察組向沙市中學黨委反饋了巡察情況。

  11月,第46屆湘鄂邊青年教師教學研究活動在線上舉行,我校地理學科的張祥文老師和班團活動的湯云焉老師分別榮獲了一等獎,數學學科的馮韻老師和體育學科的龍毅老師榮獲二等獎。

  11月12日,我校承擔的中國教育發(fā)展戰(zhàn)略學會教師發(fā)展專業(yè)委員會“十四五”國家級重點課題《“互聯網+體育”模式下青少年校園足球課程體系的構建研究》之子課題《互聯網+教育模式下高中足球選項教育實踐研究》正式開題。

  11月18日,黨委書記、校長熊禮才帶領學校管理團隊,前往監(jiān)利縣龔場鎮(zhèn)五星村開展了走訪慰問活動。

  11月18日,學校總務處召開政治巡察整改落實工作會。

  11月19日,沙市中學慶祝建校七十九周年大會暨習坎系列獎學金頒獎儀式隆重舉行。

  11月20日,副校長吳本萍、高三年級組長汪小明帶領2021屆高三各學科備課組長、一線教師赴恩施參加了11月六校聯考質量分析會。

  11月25日,民進沙市中學總支在學校會議室召開換屆選舉代表大會,會議通過了陳亮為民進沙市中學總支第五屆主任委員的決定。

  11月25日,各班級開展了“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主題班會活動。

  2版

  劉暢簡介

  劉暢,是沙市三中“老三屆”校友劉運義和孫際蘭的女兒。1993年畢業(yè)于沙市三中(今沙市中學),以全市外語專業(yè)第一名的高考成績考入華中師范大學英語系。1997年作為優(yōu)秀畢業(yè)生獲得文學學士學位后,她繼續(xù)刻苦鉆研,先后被華中科技大學授予文學碩士和博士學位。

  在華中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執(zhí)教期間,她所教授的“大學英語”課程連年被評為“最滿意課堂”,2000年曾榮獲“華中科技大學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一等獎,2010年被授予“華中科技大學十佳青年教工”榮譽稱號。她熱衷學生社團活動,在她常年與學生風雨無阻相約的英語角,更是被一屆屆學子們戲稱為“英語角女王”。

  2005-2006年度,她被選為首批美國“富布賴特”FLTA(外語教學助理)子項目的參與者,作為訪問學者赴美國密西西比州杰克遜州立大學開展?jié)h語和中國文化教學工作,并研習跨文化交際相關課程。2011年8月,她赴英國倫敦參加外語教師培訓項目,研習英國文化和英語教學法等課程。

  在武漢任教期間,受時任武漢新東方學校校長陳向東老師邀約,她承擔了學校綜合能力部、國內考試部多門課程的開發(fā)和講授,受到高度認可,連續(xù)被評為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優(yōu)秀教師”。

  2014年她被調到中國工程院,擔任辦公廳信息化建設處副處長,促成與多個國際組織、高校和研究院所的交流合作。她努力在國際事務中發(fā)出中國聲音,擴大“朋友圈”,助力發(fā)展中國家能力建設,也切實支持聯合國更好地發(fā)揮作用。

  受武漢新東方學??佳袌F隊邀約,她系統梳理自己多年來英語學習和教學中的點滴所得,于2009年3月經由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復試聽說一本通:考研英語復習筆記》一書,用心為考研復試的考生,乃至更多的英語學習者,分析與講述英語聽說技能提升的策略與方法。

  該書一經出版即獲得業(yè)內專家與市場的一致認可。新東方考研權威專家印建坤老師在其個人“微博”中專門著文,稱之為“復試書中最好的”。由于復試季供不應求,該書連續(xù)四年四次印刷,期間在“當當網”上一直享有五星評價,從積累的讀者留言中也能看出他們對內容很高的滿意度。

  她傾注大量心力,收集整理二十幾年來承載純真師生故事的信件、文章等,于2018年6月經由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Cathy與你:我們的師生情書》一書,旨在通過一個特別的視角展現一名“以學生為中心”的大學英語教師真實的教育和教學實踐,乃至其背后的教育和教學理念,同時倡導一種相親相愛、水乳交融、呼吸與共、心心相印、共同成長型的師生關系。

  該書受到了受華中科技大學前校長李培根院士高度認可和積極推薦。他親自為書做序,并且全程出席了該書在華中科技大學舉行的讀者交流會。第四軍醫(yī)大學原校長、時任中國工程院副院長樊代明院士,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原執(zhí)行總裁、“跟誰學”創(chuàng)始人、董事長兼CEO陳向東老師也傾情為該書做序推薦。該書出版兩年以來,被越來越多的讀者發(fā)現與認可,對在讀師范生、英語專業(yè)的學生和大中小學教師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

  沙市中學9003班 劉暢

  第一次對“習坎”這個詞匯產生印象,應該是在1990年剛念高一時參加“習坎之星”表彰會上。當時,由于剛入學不久,對“習坎”的認識還很膚淺,但能夠感受到那是一種了不起的精神。仰望著臺上受到表彰的學長們,內心升騰起強烈的愿望:我也要努力成為和他們一樣優(yōu)秀的學生。

  后來,我逐漸懂得:“習坎”二字源自《周易》,原指重重艱難險阻;后由于其卦圖像水,“習坎文化”進而衍生為水文化,而深信上善若水的“習坎精神”則倡導像水一樣志存遠大、性情柔和、處世智慧、百折不撓、勇于爭先的精神。

  光陰荏苒,一晃,已經從母校畢業(yè)27年了。我清楚地記得那陽光明媚的菁菁校園,曾經一次次響起我們朗朗的讀書聲和嘹亮的歌聲;那寬敞明亮的教學樓、實驗樓里曾經記錄了我們求知若渴、團結協作的稚嫩身影;那標準化的操場上留下了我們揮汗如雨、奮力拼搏的前進腳步。最難忘教學樓前那一排臘梅,每當陣風吹過,那悠然入鼻的清香,竟能沁人肺腑,甚至觸發(fā)靈感……

  三中校園里,蓬勃興旺的社團活動是一道十分靚麗的風景線。幾千顆年輕火熱的心在這里得到淬煉,碰撞出各種興趣、各種幻想、各種課外知識實踐的火花,而這些火花不斷地延伸轉化成智慧,并反饋或輻射進與課堂知識潛移默化的有機融入……

  三中三年的高中學習階段,我從這種類似于“第二課堂”的天地中得益匪淺。(我便參加過文學社和篆刻社。)

  母校“習坎”精神的完美體現,除了全體學生這個主體外,真正的精髓在于生動、全面、徹底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落實學校教育理念與教學目標。毫無疑問,這必須也只能依靠全校教職員工來實現。

  母校的老師們敬業(yè)善教。從高一的綜合班到高二高三的文科班,我們有幸遇到的是一支教學經驗豐富、業(yè)務能力超強、師德高尚的教師隊伍。他們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提升課堂效率,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他們關愛學生,常常不惜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為學生補課。正是他們的心血才澆灌出漫天的桃李,才使沙市中學在七十九年的征程中取得了驕人的累累碩果,保持了在全國中學教育的領先地位,為荊楚人民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許多年來,我時常想起這些恩重如山的老師們。我后來在華科大外國語學院任教時,面對我的那么多學生,常常用三中習坎紅燭的燃燒精神鞭策自己,把愛心虔誠地傾付給他們,希望以此作為對我的恩師的些許回報。

  然而,無論怎么努力,我都覺得抵不上當年沙市三中那些老師們的嘔心瀝血之萬一!因為那個時候,我親愛的母校,我親愛的老師們沒有丁點的功利心、沒有毫厘的銅臭味,他們唯一的念想只是千方百計幫助我們把知識學習好,掌握好,使用好。在學生們的心中,三中的老師一個個猶如春蠶吐絲,紅燭燃盡,矢志不渝,終身不悔!

  在這樣的學校,在這樣的教師群體面前,我們這些后來人,無論作出多少努力和奉獻,都只能是滄海之一粟,都是微不足道的。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2020年11月于北京。

  三代結緣沙中情   支支紅燭照后生

  沙市中學67屆高中校友 孫際蘭 劉運義

  教師的職責,“傳道、授業(yè)、解惑”是古人的概括?!敖虝恕眲t是當今的說法。記得從前,很多家庭房屋正中的“神龕”,都供有“天地君親師”的牌位,足見老師在人們心目中的位置。今人給予“人類靈魂工程師”的美譽,也是名副其實的。毛主席離家三十二年后回到韶山,在父母墳前曾動情地說,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師長,這是不能忘記的。教師自古以來是教育的主體,而教育的成敗決定著國運的興衰,這是豪無疑問的。

  1964年夏天,我們99名外區(qū)學生從荊州所轄各縣(鄉(xiāng)鎮(zhèn)、農村)考入沙市中學(當時為沙市三中),感到校園環(huán)境特別美,學習空氣特別濃,德高望重的老師們對我們特別好。

  我們班一位從京山農村來的T同學患胃潰瘍,班主任石玉珩老師每天從家里熬粥帶給他;后來教導處歐陽鑫主任聞訊,擔心班主任負擔重,又“接力”到他家,由愛人謝瑩老師每天利用下班后的時間給他開小灶。幾十年后,T同學仍念念不忘當初謝老師在不足2平米 的小小涼臺上用蜂窩煤爐給他熬小米粥的情景。他說,那幽藍色的火焰從未在他心中熄滅……

  進校那年的12月底,我們鄰班有位松滋來的W同學,突患“大葉型肺炎”高燒并休克,校醫(yī)和同學急送至醫(yī)院。病情十分危急。學校領導特派楊中晞老師日夜守在病床前,當這位同學昏迷36小時被醫(yī)生從死神手中搶救醒來時,激動得熱淚簌簌流淌……

  1965年暑假,松滋西河潰口,我們幾位同學和幾千名饑腸轆轆的災民被困于滔滔洪水包圍的堤坡上。當時,天上烏云翻滾,暴雨傾盆,雷電肆虐且擊死擊傷多人。由于事發(fā)突然,救援一時跟不上。沒有糧食,沒有帳篷,沒有醫(yī)藥,在最絕望的時候,一葉孤舟從波濤洶涌中奮力沖來,原來是沙市三中派胡良棟、李宇平老師冒著生命危險前來探望我們了!

  多年以后, 我們的女兒、兒子相繼考進了沙市中學。劉暢的地理老師為了讓學生全面透徹地掌握更多知識,連續(xù)多天犧牲自己的午休給他們授課;為了體育科目達標,體育老師不僅細心輔導,還借了鉛球等訓練器材,讓孩子們在家訓練姿勢和力量,直到全面考核通過。去年, 我們的孫子也進了沙中就讀。

  五十六年間,我們一家三代人為什么都執(zhí)著地選擇追求進沙市中學讀書?因為這座神圣的殿堂里奉行著一則座右銘:辛苦我三年,幸福你一生。

  正是這種義薄云天厚重如山的師愛和犧牲精神,沙市中學培養(yǎng)和造就出一代一代的青年俊才。他們有的成了大學教授,有的成了荊楚名師,還有在鄉(xiāng)鎮(zhèn)中學辛勤耕耘一輩子的園丁。他們猶如支支紅燭永不熄滅地照亮在祖國的大地,猶如天上的繁星閃爍,把知識、品德無窮盡地傳承給炎黃子孫……

  我們家劉暢后來任教于華中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她把學生當親人,任何時候,學生的需要就是她日程的安排;她精心備好每一節(jié)課,讓課堂活躍起來,把學生的興奮點調動起來,以取得最佳教學效果;她認真地批解每一份作業(yè),指導學生弄懂每一題的內容;學校的英語角她每次都去,一待就是幾個小時,被學生稱為英語角女王;汶川地震以后,她積極參加四川綿竹和福建福安的支教,還主動資助一名當地的貧困學生從初中一直讀到大學畢業(yè)。這種愛心傾注沒有任何功利的成分,完全心甘情愿,無怨無悔。作為父母,我們認為這是孩子與生俱來的善良秉性加上接受教育薰陶而形成的思想飛躍,這正是沙市中學 “上善若水、自強不息、砥礪德行” 習坎精神的體現和傳承!

 ?。ㄗ髡邽閯车哪赣H和父親)

  領略劉暢的《Cathy與你:我們的“師生情書”》

  沙市中學67屆高中校友 萬啟國

  最近,我十分高興地閱讀了由沙市中學(原沙市三中)93屆校友、 華中科技大學原英語老師劉暢所著并由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發(fā)行的《Cathy與你:我們的“師生情書”》一書,有幸拜讀了華科大老校長、中國工程院李培根院士為該書所寫的序言。這篇超常規(guī)的、長達3400多字的序言幫助并導航了我的閱讀全過程,令我深受裨益。

  我曾經有幸在高校從事教學與管理工作數年。當我用心閱讀完這本新書之后,內心深處的感動和震撼是許多年來所不曾有過的!

  李培根校長在序言中,用自己近乎一生的教學生涯作為鋪墊,向讀者生動地評價并揭示了劉暢成功的教書育人理念與心路歷程。

  為什么一位普普通通青年教師的新作能夠引起我國高等教育界大師級學者的如此重視和贊譽?因為,劉暢的書,并不只是一本單純的“書“而已,她以清新質樸的文筆和方式,用新時代高校師生心靈間的交流與對話,用彼此心靈深處滋潤產生并日漸充盈的無盡的大愛,凝結出當代“大學生如何求知,如何思考,如何做人”的深刻內涵!為我國教育工作者如何教學、莘莘學子怎樣求學開拓出了新的視野,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借鑒。

  我在閱讀中發(fā)現,序言還蘊含了另外一個層面的深意,就是這位老教育家認定并極力推崇劉暢老師十多年來“真正以學生為中心的、樸素的、充滿神性的愛心!教師把自己的一切(知識、精神、智慧、人格魅力)奉獻給一切學生的教育理念、方法、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與靈魂--即我們常常說的‘師魂’”!

  我們的國家目前太缺乏這種師魂了!而李培根校長發(fā)現并大聲呼喚著告訴人們:他找到了!

  我明白,老校長是說,他從劉暢這位青年教師的書中找到了答案。

  他同時坦誠地將反思的感悟(譬如現實中,有些本應該屬于楷模的教師,在學校的評價體系中甚至有些邊緣化等)昭示給這塊園丁的土地上甚至全社會的人們。他的話語給現行教學管理體制亟需進一步改革或提升發(fā)出“振聾發(fā)聵、醍醐灌頂”的警醒,這是一種多么難能可貴的職業(yè)操守??!

  寫到這里,我要由衷地對青年朋友和老師們說:盡快地去想辦法獲取《Cathy與你:我們的“師生情書”》吧!用心去閱讀,用心去理解,你會有全新的、意想不到的收獲!

  3版

  與《大眼睛》作者解海龍合著《捧起希望:解海龍自述》

  沙市中學人新書在京發(fā)布

  2020年10月11日上午,希望·感恩--鏡頭的溫度,影像的力量《捧起希望:解海龍自述》新書發(fā)布會暨讀者見面會在首都博物館舉行。目前,該書已成功入選中宣部2020年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書的實際撰稿人是沙市中學93屆學生王薇。

  本書以解海龍五十年來的攝影生涯為核心敘事線索,講述了他從業(yè)余攝影愛好者,成長為中國著名攝影家的人生歷程。同時,在書中,解海龍還以歷史親歷者的口吻,重點講述了希望工程救助失學兒童及他助力希望工程的故事。

  王薇1976年生,湖北荊州人,1993年畢業(yè)于沙市三中(今沙市中學),1997年畢業(yè)于中南財經大學(今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從事財務工作多年,現為自由撰稿人,湖北省攝影家協會會員。

  解海龍生于1951年5月。1992年進入中國青年報,任攝影記者。歷任中國攝影家協會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中國攝影著作權協會總干事、副主席,中國文藝志愿者協會副主席、顧問。他于1990年開始關注中國貧困地區(qū)基礎教育狀況,用相機記錄希望工程。1991年,解海龍拍攝的《大眼睛》紀實系列照片,成為希望工程的標志。曾獲第二屆中華藝術金馬獎終身攝影成就獎。2019年12月,在法國舉辦的“紀念攝影術誕生180周年”活動中,解海龍被評選為攝影術誕生180年180人之一。

  往事如煙 常思習坎

  沙市中學9003班 王薇

  小心翼翼地翻開二十七年前的文字,我實在有一種羞于面對的感覺:上課講小話,偷偷看小說,清晨躺在床上聽港臺歌曲,甚至不止一次地逃掉最不喜歡的地理課。

  此刻,班主任李繼芳老師的評語,讓我一下子熱了眼眶。她是一名政治課老師,很善于做學生的思想工作。我清楚地記得,當年自己是如何不喜歡她的說教,順帶也就不喜歡政治課,甚至還有意無意在字里行間透露出消極和麻痹。

  她這樣寫道:“要嚴格要求自己,學習時不要講話,好好把握住自己的命運。只有奮斗,才有成功的可能!”“有理想,熱愛生活,抱有樂觀態(tài)度的人才會感到生活的充實!”“有失才有得,有付出才有收獲。我想你也會如此的。”我生日那天,老師深情地叮囑我:“祝你擁有金子般的年華,也希望你黃金般的季節(jié)有黃金樣的收獲!這就要求你集中精力,奮力拼搏,留下一生中最艱苦、最難忘、最幸福的足跡,也是決定人生的足跡!”

  眼前這一行行紅色批語,分明是李老師循著文字,準確拿捏到學生的情緒,針對學生的思想波動給予了及時的點拔與指引,真真是苦口婆心、句句真情……

  “過去屬于死神,未來屬于你自己”,我喜歡雪萊的這句詩。一個偶然的機會,我接觸到紀實攝影并逐步迷戀上這門可以發(fā)揮巨大而獨特社會作用的藝術。也許是命運使然,一天,我聽到了中國著名攝影家、希望工程首位志愿者解海龍先生來武漢講座的消息,我立即趕往傾聽。極大的感動和深刻的感悟,促使我連夜寫下自己的心得。幾經輾轉,解海龍老師看到這篇日志,隨著深入的交往,我得到他的信任并有幸成為《捧起希望·解海龍自述》這部著作的合作者。三年里,我11次前往北京采訪,通過1000多個日日夜夜的辛勤筆耕與探索,終于完成了這部作品……

  今天,新書發(fā)布會在北京剛剛結束。掩卷沉思,李老師的話語又縈繞在我的耳際,此時,仿佛遠方亮起一盞明燈,那是母校習坎的燈光。上善若水,自強不息、砥礪德行,克難履艱,那是永遠的習坎精神。

  1993年夏天,我沙市三中高中畢業(yè),考上武漢中南財經大學。從此,艱辛的學習生活和接下來緊張的職場拼搏,令我再也沒能回過學校。然而,身在他鄉(xiāng),我常常思念母校的一草一木,尤其是那誨人不倦的老師們;有時,夜色朦朧下,我會想,什么時候能夠小有成績時,回母校去交一份人生的答卷?

  這天夜里,我在喜悅和感動的夢中回到了學校。我夢見自己穿過紫荊花盛開的校園,走向大操場,操場中央一群人正熱熱鬧鬧合影留念。那不是我們高三(3)班的老師和同學嗎?夢醒,眼前的人影依然清晰,急忙翻箱倒柜找出當年的畢業(yè)照。高三(3)班,雖然這是一個高二過半才重新組建的文科班,雖然在不算長的時光里,甚至還有幾個同學彼此幾乎沒能說上兩句話,雖然畢業(yè)之后我們再也不曾見面,可是,照片上那青春的面孔,我能一個一個叫出他們的名字。時隔多年,想起我在一位同學的畢業(yè)留言冊里寫下的一句歌詞:當某天,雨點輕敲你窗,當風聲吹亂你構想,可否抽空想這張舊模樣?還有我的老師們。

  我想,世間萬物皆有因果。今日,《捧起希望》這本書之所以得以完成,與當年老師們的諄諄教導,與母校給我三年的良好教育,與沙市中學習坎精神的熏陶與滋潤是密不可分的。

  往事如煙,師恩難忘?!熬裾钩崮巷w去,但愿常思習坎樓?!?br />
  蒙蔭習坎 捧起希望

  沙市中學68屆高中校友 李書華

  2020年10月11日,一個令人難以忘懷的日子。這一天,1993年畢業(yè)于沙市三中的王薇(我女兒)與希望工程“大眼睛”拍攝者解海龍老師合著的《捧起希望·解海龍自述》一書,在首都博物館舉辦新書發(fā)布會。

  陽光明媚,秋高氣爽。上午,首都博物館人頭攢動,來自全國各地參加新書發(fā)布會暨讀者見面會的嘉賓有序地排隊入場。

  《捧起希望》一書,講述了載入世界攝影史的中國攝影人解海龍先生五十年平凡人生的傳奇故事,記載了希望工程三十年紀實歷程,展現了載入中國教育史的經典影像。

  捧著這本沉甸甸的書,我心滿懷感激、欣喜與淡淡的思慮。

  感謝解海龍老師對王薇的信任,合作完成了一部具有歷史、社會意義的作品;

  感謝《捧起希望》寫作及成書過程中所有支持、指導她的前輩、老師和親朋好友;

  感謝沙市三中在王薇高中學習生涯中賦予的良好教育與深刻影響,感謝李繼芳、胡高清等老師的辛勤付出與培養(yǎng)。

  欣喜之余,思緒萬千。三年的寫作過程充滿了探索與辛勞,苦樂交融,還有澀澀的酸甜......而那過去了的,將變成親切的回憶。

  新書發(fā)布會結束了,如解老師所言“真有點釋然的感覺”。然而,我清醒地知道,對王薇來說并不盡然。因為解海龍老師給予她的這一平臺起點很高,是名人耀眼的光環(huán)閃亮了一個無名之輩。這光亮是有限而短暫的,唯有繼續(xù)不懈地努力再努力,才有可能不負已心,不負眾望。

  我是沙市三中的“老三屆”,女兒也是三中畢業(yè)生,我哥也是。曾記得母校五十周年校慶時,發(fā)表在《沙市三中報》題為《三中的誘惑》一文中,曾抒我習坎深情:終于跨上進入高等學府的階梯--沙市三中。仿佛北大在招手,仿佛清華在呼喚,我渾身感到一種痛痛快快淋淋漓漓的舒展,心里被奔涌而來的激情塞得幾乎膨脹。習坎--北京,成了我追求的目標和方向??上?,離高校一步之遙,歷史卻不遲不早與我和擁有一個共同名字的老三屆開了一個整整一代人開不起的玩笑……“拔劍四顧心茫然”,當年風風雨雨擊碎了我深造的夢幻,但三中的學習生活,卻是我一生中最難忘的永恒的過去。習坎樓的燈光,不曾忘記,異常珍惜。三中--習坎,給了我最美的憧憬,最深的影響,最珍貴的記憶,最耐嚼的回味。

  蹉跎歲月談笑過,唯有習坎不了情。習坎,成為了你我的鄉(xiāng)愁,成為了你我的詩和遠方!“蒙蔭習坎,捧起希望”--沙市三中是我們多少代三中學子的驕傲與自豪,習坎精神是我們人生的寶貴財富。

  長江后浪推前浪, 三中結緣情義長。后代著書奉母校,習坎精神代代傳。

 ?。ㄗ髡呦怠杜跗鹣M芬粫髡咄蹀钡哪赣H)

  我為學生點贊

  沙市中學退休教師 李繼芳

  看了王薇與解海龍先生合著的《捧起希望-解海龍自述》一書,不禁贊嘆,有志者事竟成!看見了劉暢著的《Cathy與你:我們的“師生情書”》等著作,感到她真不愧為高中時代的學霸!作為她倆高中時的班主任,我感謝她們?yōu)樯呈腥性鎏砹斯獠省?br />
  在高中時,劉暢同學外表看起來是弱不禁風的嬌柔樣子,其實擁有強大的內心和堅定的信念,有勇于向前沖的精神。王薇同學性格活潑爽朗,心很細,善解人意。她們今天取得的驕人成就與她們自己的努力奮斗是分不開的。

  著書是利國利民的好事,書籍傳承了知識,樹立了做人的楷模,傳播了正能量;她倆的著書,有利于教育的發(fā)展,也能促進希望工程的發(fā)展。教育和希望工程都是為我國社會主義事業(yè)培養(yǎng)科技人才和建設人才的工程,這是百年大計。能投身于這個事業(yè)并能為之堅持不懈努力的人是令人敬佩的。劉暢和王薇在當今的社會浪潮中,不隨波逐流,不投奔商海,而選擇淡泊名利,坐下來寫書,這種精神實在可貴。希望她們在這條路上堅定不移、勇往直前地走下去。

  解海龍先生拍攝的《大眼睛》照片,對希望工程影響之大之深遠,這是我評價不了的,但我知道在這張照片發(fā)表后受其影響發(fā)生的一些事情令人動容,感動不已。例如在貧困地區(qū)辦起了許多所希望小學,不少愛心人士對貧困地區(qū)的貧困戶長期捐款;云南的張桂梅女士還自籌資金辦了一所免費的女子高中,使因貧困而輟學的幾千名女孩又重返校園;全國各地的志愿者紛紛到貧困地區(qū)支教;國家也加大了對貧困地區(qū)的教育投入,并給貧困學生提供免費午餐等等?!洞笱劬Α氛掌呐臄z讓蘇明娟走出貧困,走進了大學,改變了命運。希望工程讓許許多多的和蘇女士一樣的孩子走出了貧困,改變了命運。這項偉大的工程幫助許多貧困地區(qū)培養(yǎng)出了本地的人才,使他們走上了脫貧致富的道路,加快了我國脫貧攻堅戰(zhàn)的進程。

  解海龍先生從他拍攝《大眼睛》女孩的照片到現在已有三十年了,但他一直堅持在希望工程的路上,一路上有多少苦多少難,多少次面臨生命的安危,都沒有使他退卻,始終堅持初心不改。解海龍先生具有這樣的思想精神,我覺得無論怎樣贊揚都不為過。

  王薇同學能在解海龍先生門下學習、工作,真是三生有幸,作為她曾經的班主任我真心為她感到驕傲和自豪!并為她們點贊!

  后來者居上,人類社會進步的法則就是如此。

  4版

  沙市中學在湘鄂邊重點高中教學比武中取得佳績

  本報訊(記者 蘭亭)三尺講臺展風采,教學比武露鋒芒。近日,第46屆湘鄂邊省級重點高中青年教師教學研究活動在線上拉開帷幕,來自湘鄂兩省部分省級重點高中的28名青年教師分數學、地理、體育、班會等四個學科參加了本次角逐。沙市中學選派張祥文、湯云焉、馮韻、龍毅四位教師參加了教學比武。其中,地理學科的張祥文老師和班團活動的湯云焉老師分別榮獲一等獎,數學學科的馮韻老師和體育學科的龍毅老師榮獲二等獎。

  受疫情影響,本屆研討活動在線上舉行。沙市中學參賽的四位青年教師認真鉆研教材、精心備課、反復磨課,同教研組的老師充分發(fā)揮團隊的智慧集體研討。他們用生動的教學語言、巧妙的教學設計、大膽的教學嘗試……用心詮釋著對新課標的理解,用情演繹著對教育生命的實踐,教學風格盡顯,課堂紛呈,受到評委們的高度評價。

  湘鄂邊省級重點高中青年教師教學研討活動是一學期一度的品牌賽事,由來自沙市中學、夷陵中學、常德市一中、臨澧縣一中、澧縣一中、岳陽縣一中、沅陵縣一中等七所省級示范高中的青年教師代表定期賽課并交流學習。這項活動已持續(xù)二十多年,為探索實效優(yōu)質的課堂教學提供了學習和研究的契機,為青年教師提供了一專業(yè)提升的平臺,讓更多的優(yōu)秀青年教師脫穎而出,有力地促進各學校教學教研工作的整體發(fā)展。

  幸運

  生物組 湯云焉 (班會課比賽一等獎獲得者)

  我參加的項目是班團活動。

  初次接到這個任務,我是不敢的,但在李雪冰主任的鼓勵下,我應下了。在這個活動中,我認為我是幸運的。

  首先,我有很負責的指導老師--李雪冰主任。李主任全程跟蹤我的課堂,花了好幾晚,幫我定好框架,助我設計活動。每一次磨課,李主任都會記錄我說的每一句話,然后指出需要修改的地方??梢哉f,這堂課的核心是屬于李主任的,我充其量不過是個表演者罷了。

  第二,我有很熱心的同事們。初次應下這個任務,我全無經驗,在磨課過程中,很多有經驗的前輩們都對我的課堂設計進行了指導,提出了很寶貴的意見。在錄課前,馮韻老師、王祎豪老師和崔琛老師幫我擺好桌椅,減輕我上課的壓力;另外,張祥文老師和馮韻老師在錄課后同我分享了錄課的注意事項,例如PPT盡量少用動畫、投影儀用完后記得關閉、課前可以播放熱鬧的歌曲活躍氣氛、提醒學生在上課過程中不要有抖腿等小動作等,因為有他們的經驗,這堂課才能順利的進行下去。

  最后 ,我很幸運有機會參加這次活動。在活動過程中,我收獲頗豐。

  我理解了班會課到底是什么,它是會,不是課?其實班會課不是會,也不是課,而是一種不同于其他教育形式的特殊活動,是一項集體教育活動。班會是教師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種有效形式。班會課的形式多種多樣,在進行活動時,必須充分認識學生的主體性,同時,教師要把握好課堂的主導權,就像放風箏一樣,雖然風箏可以自由飛翔,但是線得牽在教師手中。另外,一堂好的班會課必須能觸動學生,激發(fā)學生的共鳴。例如,本次班會課的主題是“節(jié)約光榮,浪費可恥”,這個主題學生從小就有聽說,但是對于現在的孩子來說,沒有太多切身體會。因此,其實本節(jié)班會課的成功與否就在于教師是否成功激發(fā)了學生的節(jié)約意識,學生是否真的明白節(jié)約的原因。當然,要達到這個目的,教師首先需自己對授課主題有深刻的理解。我在授課過程中查閱了非常多的關節(jié)約與浪費相關的資料,這也使得我的視野更加的開闊,知識面更加的寬廣;另外,教師需選擇合適的教學手段來達到教學目的,不能靠教師的滿堂灌,而是要通過教師設計活動,學生在參與活動時,自己體會,讓學生自己感悟節(jié)約的原因,而后,學生就會自覺的去做一個勤儉節(jié)約的好公民。

  觀看其他老師的上課視頻也給了我很多啟示。例如,常德市一種的張瑜老師在課堂中采取了采訪的形式,設定一個學生的身份是記者,這樣,整個課堂會變得更加豐滿,學生之間的交流會更加豐富,也真正實現了把課堂交學生的目的。在宣傳勤儉節(jié)約之風時,她使用蘇軾和毛澤東小故事,來作為“節(jié)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一論點的論據,既開闊了學生的眼界,又使得學生從情感上認同了這一觀點。

  孟子曾說:“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蓖ㄟ^這次的班會課,我接觸到了一種新的教學模式,體會到了教育育人的樂趣所在,在之后的教學生涯中,我將繼續(xù)努力,繼續(xù)探索教育中的奧秘。

  班會課“倡節(jié)約 拒浪費”點評

  學工處 李雪冰

  沙市中學湯云焉執(zhí)教的“倡節(jié)約,拒浪費”,貼近學生,由淺入深,由小到大。課堂結構科學合理,邏輯性強。從一粒種子走上餐桌的漫漫歷程開始,讓學生在增長知識的過程中潛移默化,感知“粒粒皆辛苦”,認識到節(jié)約是對勞動的尊重,對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傳承;從學生生活中的情景劇中認識到浪費就在身邊,浪費是可恥的行為;通過對比,加深正確認識和觀念的形成。課堂直面現實問題“現在生活條件好了為什么還要節(jié)約”,通過討論原因,促發(fā)深層思考;通過數據呈現,增強危機意識;通過獻計獻策,提升素質能力;通過公益行動,增強社會責任感。

  課堂從拒絕最容易出現的“舌尖上的浪費”,升華到對地球資源的節(jié)約,再次貼近學生實際,從水、電、紙張等資源節(jié)約開始,有討論,有交流,有點評;有數據,有觀念,有方法……體現了班會課“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由淺入深,由小到大,讓學生充分體驗、思考、表達、交流”的特點。整節(jié)課,不喊口號,不灌輸,不強加,但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加之授課教師形象端莊親切,整節(jié)課頗有自然之風、清新之味、靈動之巧、樸素之美。

  當然,本節(jié)課也有待提高的幾點,僅供參考:

  一是在材料中還可加入些震撼性的素材,如大饑餓、大災難……這些對于和平時期的孩子居安思危的意識培養(yǎng)很有作用;二是課堂錄像環(huán)節(jié),有兩處鏡頭同步跟進不及時,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觀看效果。

  功不唐捐   玉汝于成

  地理組 張祥文(地理學科比賽一等獎獲得者)

  金秋十月,是收獲的季節(jié),也是奮斗的季節(jié)。很榮幸能代表學校地理學科參加第46屆湘鄂部分省級示范(重點)高中青年教師課堂教學研究活動,回想整個過程,這次比賽給我?guī)砹撕芏嗨伎肌?br />
  一、是機遇,亦是挑戰(zhàn)

  與往年不同,今年的比賽受疫情的影響采用線上聽課評課的形式。不用現場上課,確實減少了很多不確定性因素,也省去了舟車勞頓之苦,但也因為受參賽形式的限制,一些教學手段和方法得不到較好的呈現,需要不斷的反思,來調整和優(yōu)化教學設計。

  二、方向優(yōu)于努力,過程重于結果

  《喀斯特地貌》是湘教版必修一新教材上新增的內容,網上可參照的課例并不多,從基本原理、基礎知識上升到地理核心素養(yǎng)的滲透,需要我們用全部的熱情去準備。從十一前夕拿到課題以后,我的思考就沒有停止過。如何避免落入俗套,設計一節(jié)讓人耳目一新的好課推動著我查看了大量的資料,瀏覽了大量的視頻。選擇素材實質是在選擇主題,我對于主題有兩個方面的要求:一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獨特視角,這就需要在甄別素材時要從競賽對手可能的選材角度進行分析;二是要能夠貫穿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方便進行主題探究式教學。越是時間緊、任務重,我們越不能慌不擇路,好的主題一般是經歷了無數個肯定到否定的循環(huán)之后,偶然間頓悟所得。

  主題的確定也為課堂結構的選擇指明了方向。在教學設計時,我設計了新知激趣--追本溯源--集思廣益--學以致用四個環(huán)節(jié)。采用實驗法幫助學生追本溯源,來探究喀斯特地貌的形成過程,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地理實踐力,也讓課堂容量加大,更有新意。由影響喀斯特作用的因素,推測出我國喀斯特地貌的分布特點,加強了學生的區(qū)域認知。運用圖文資料,讓學生描述常見的喀斯特溶蝕地貌和沉積地貌景觀的主要特點,需要學生尺度綜合、時空綜合,要素綜合。最后,在結合喀斯特地貌所在地區(qū)的自然環(huán)境,說明該地貌對當地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并從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角度,為這些地區(qū)的發(fā)展建言獻策。在綜合思維的基礎上,突出了人地協調觀。整堂課環(huán)環(huán)相扣,張弛有度。

  賽前的準備工作雖然緊張而忙碌,但我嚴格按學校要求來進行磨課。磨課不僅是對教學設計的研磨,更是對教師教學功底的磨練,我堅信世上沒有白走的路,每次磨課都是一次對自己絕佳的歷練。

  三、集思廣益,博采眾長

  一枝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一節(jié)好課的出爐離不開習坎園里名師團隊的鼎力協助。感謝地理組同事們事無巨細的指導,特別是王翠娥組長、王厚才、王亞東老師不厭其煩的聽課,每一次精彩的點評,都給我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千難萬難,出新最難。采用實驗法探究喀斯特地貌的形成過程,雖然有新意,但對于我這個化學小白來說難度不小,感謝化學組的李昌坤主任、黃菊、張昊鑰、李家俊老師,從實驗器材、實驗操作方面給予了大量的理論和實踐指導,讓我短時間蛻變成能夠較為熟練指導學生實驗操作的指導老師。最后,我還要感謝學校領導的關心和支持,本節(jié)課對視頻錄制要求極高,為保證錄制效果,領導們及時解決了我的后顧之憂,這也為我充分發(fā)揮優(yōu)勢,彰顯亮點奠定了基礎。

  證書是看得見的榮譽,感悟是看不見的收獲??傊?,一名青年教師能在這樣一個平臺上得到磨練,也算是教師生涯中的一筆豐厚財富,在以后的教學生涯中,我一定會以此為契機,充分挖掘自身潛能,把工作當事業(yè),把事業(yè)當追求,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書寫教書育人的新篇章!

  一分耕耘 一分收獲

  數學組 馮韻 (數學學科比賽二等獎獲得者)

  金秋十月,我有幸參加了湘鄂邊優(yōu)質課競賽活動,對于我個人來講,這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所以我很珍惜。

  從備戰(zhàn)到比賽的這段時間,是我壓力最大卻也是收獲最多的一段時間。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同組的老師耐心地對我的課進行指導,提出了很多的寶貴意見,我對此衷心的感謝。

  磨課的經歷是我最大的收獲。首先,在磨課的準備階段,我要擬定上課的內容和框架。對此,我逐字逐句地研讀課本,同時學習已有的獲獎案例,并以此為基礎完成教案和課件的初步編寫;接著就是一次次的實戰(zhàn)磨課。每一次磨課都是帶有目的性的,都有需要解決的問題。頭兩次磨課以走流程為主,我主要確定一節(jié)課所能完成的知識內容及各部分知識所需時間,對初稿進行簡單的刪減和整合,進一步加強完善課堂框架;第三次磨課的重點放在“突破底數對指數函數單調性影響”的教學活動設計和實施;第四次磨課重點放在“學以致用,鞏固提升”環(huán)節(jié),確定課堂教學變式設計的深度;第五次磨課重點磨課堂引入設計的合理性和趣味性;第六次磨課磨礪課堂學習的精煉;第七次磨板書的書寫內容和書寫時機;第八次磨課關注學生的活躍度和教師的親和度,尤其注意表情管理和語言激勵。每一次磨課后,我都會聽取聽課老師的意見,回頭對課進行反思,對教案、課件進行修改,爭取下一次上的更好。

  經歷多次的磨課后,我滿懷信心進行了第一次錄課。課堂中出現了平時磨課沒有出現的問題,對我的錄課效果造成了一定的影響,這讓我知道了課前的學生預設和課堂中的靈活應變非常重要,也明確了我以后努力的方向。在第二次錄課中,我做了充足的準備,盡管也有不足,但是對比第一次有了很大的進步。我更加確定,上好一節(jié)課非常難,需要付出努力,但是只要努力了,就一定會一次更比一次好。

  以下幾個需要加強和改進。首先,我在課前設置問題不夠準確,導致部分學生無法抓住問題的關鍵,進行思考、探究;其次,我的課堂語言的精煉程度有待進一步加強,口語較重;最后,我內容設置過多,導致給學生探究的時間不夠,以后的設計中要住重點,并保證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去探究最重要的知識。對于以上的問題,我會在以后的課堂教學中加以注意并且努力克服。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只要努力了,我們哪怕沒有取得理想的成績,但是不久的將來,一定會獲得成功。

  教師的拋磚引玉要到位

  體育組 龍毅 (體育學科比賽二等獎獲得者)

  作為一名體育教師能代表學校參加這次的“湘鄂邊教學比武”非常興奮和緊張,能有一個挑戰(zhàn)自己機會對年輕老師來說過很難得,同時面對這么多學校的優(yōu)秀老師心里很緊張。從接到的通知開始,我便積極準備,迅速進入狀態(tài)。因為時間很短,涉及的環(huán)節(jié)又很多,加上對這次所選教材不熟悉,很多的難題堆積到一起,有點喘不過氣。壓力越大動力也越大,自己每天用更多的時間去想去磨,請教組里有經驗的老師,把每個環(huán)節(jié)都盡量做得更好。

  這節(jié)課從教學效果上來看完成了既定的教學目標,多數學生能夠掌握所學動作,并嘗試從中找到過人應有的動作感覺;學生能夠積極的進行探究式學習,體驗團隊合作,并在展示中最大限度的表現自己。在課程環(huán)節(jié)實施的過程中,我按照教學計劃推進并注重給與學生過程性的評價,對基礎相對較弱的同學給與針對性的指導,對基礎相對較好的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最終使學生掌握所學的動作并且讓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得以提高,增強自信。從教學關系上看,教師是主導,為學生搭建;學生是主體,在平臺上充分發(fā)揮。教師拋磚的角色,的確起到了引玉的效果,學生的創(chuàng)編才能充分發(fā)揮。我也深切感受到:要把體育課教好,就必須給予學生充分的活動空間和思維空間,必須要給學生足夠的愛心與信任。磨課期間,同學們都犧牲自己大課間和活動課的時間,按照安排準時到達場地,加強技術動作的規(guī)范性,糾正錯誤動作,都能掌握動作要領。

  在這堂課上,我通過原地徒手模仿揮拍擊球動作過渡到兩人一組接發(fā)球練習,一步一步地有層次地遞進,使學生掌握動作更加清晰,效果更好。同時以保證安全為前提,發(fā)展學生身體力量練習,使用學生喜歡的音樂讓學生感知訓練節(jié)奏,以達到更好的練習效果。從學生的體驗反饋結果看,學生們都喜歡上體育課,樂于參與體育課,為終生體育素質的培養(yǎng)打下基礎。

  從整堂課程來看,稍嫌不足的地方主要在于學生對動作的要領和動作的感覺的掌握還略顯不夠。學生的基礎不一樣,應該要因材施教,在這個方面做得也不夠充分。

  最后,感謝所有老師的指導與幫助,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業(yè)務能力,讓自己的教學水平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