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秋季第8周國旗下講話】珍惜糧食資源,歷行節(jié)儉美德
作者/來源: 黃嘉懿 發(fā)表: 2023-10-16 19:10:09 瀏覽: 5799 次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是來自2214班的陳洪睿,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珍惜糧食資源,歷行節(jié)儉美德”。“民以食為天”,糧食在整個國民經濟中始終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礎地位,1972年,連續(xù)兩年氣候異常造成的世界性糧食歉收,加上蘇聯大量搶購谷物,導致世界性糧食危機爆發(fā)。1979年11月,糧農組織第20屆大會決定從1981年起,把每年的10月16日定為“世界糧食日”,以期引起人們對全球糧食短缺問題的重視,敦促各國采取行動增加糧食生產,與饑餓和營養(yǎng)不良作斗爭。即使在資源豐富的今天,歷行節(jié)儉仍有著重大意義。
首先,糧食是每個人的生存之本,立命之源。古人莊子就曾提起到,一個地方的民風開化程度與當地的糧食是否富足有著很大的關聯,此不可不謂“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從原始社會的石器鋤耕到現在如今現代化大機器生產,我們生活的越來越富足,糧食倉儲量也位居世界前列。有的人可能會疑惑,我們現在并不處于糧食短缺的時期,何必要去珍惜糧食呢?但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知道,世界上仍然有許多的人正飽受著饑餓疾病之苦,如果連最基本的生存需求都解決不了的話,又何來發(fā)展這一說呢?因此,珍惜糧食不僅僅是國內宣傳的熱點,更是整個世界共同的心聲。
其次,糧食來之不易。在許多同學的眼里,糧食只是商品,是付錢之后就能夠隨意揮灑拋棄的食物。他們僅僅看見了餐桌上最單調的主食,卻不知道這背后暗含著多少農民們的辛勤勞作,又經過多少道復雜的加工挑選工序,才換來我們眼前的美味佳肴。所以,珍惜糧食,也意味著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
另外,節(jié)約糧食也是中國歷來的傳統(tǒng),時至今日,與好客之風并不矛盾。在我的眼里,這是一種獨特的美學。這種美,在詩詞歌賦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呀呀學語之時,我們就在念著的“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力盡不知熱”,再到上學時從書中學到的優(yōu)美的詩句,“水滿田疇稻葉齊,日光穿樹曉煙低”,這種富有生命力的鄉(xiāng)村田園詩,給人以無限的想象力與希望。時至迅速發(fā)展的現代化新時代,有的人說,節(jié)約與好客的中華傳統(tǒng)相悖,但是在我看來卻恰恰相反。熱情好客從來都并不意味著要鋪張浪費,親友相聚相敘的是情,而并不是奢侈。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節(jié)約糧食,需要我們每一個人躬身踐行。我們應當對糧食存有敬畏之心,點餐時的量力而行,用餐時的不挑不揀,有剩余時打包帶走,這些都是對辛勤付出的人們的最高尊重。在校園食堂內,打餐時也要量力而行,盡量吃完每一盤菜,做歷行節(jié)儉先行者。
在最后,我希望同學們能夠傳承節(jié)約的美德,勿忘珍惜糧食糧的傳統(tǒng),節(jié)約,從我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實際行動開始!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