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坎文摘》第30期]突出能力 落實雙基
作者/來源: 羅麗娟(河南省鄭州市第一中學教師) 發(fā)表: 2011-01-04 13:35:44 瀏覽: 8520 次
【生物】
全國恢復生物高考近10年來,隨著其分值比例的不斷提高,高中生物教學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生物高考的內(nèi)容也逐漸由死記硬背為主轉向以能力考查為主。2010年理科綜合全國卷I的生物試題部分繼續(xù)秉承了這一基本命題思想。
在筆者看來,2010年的生物試題具有以下3個主要特點:
一是考核內(nèi)容覆蓋率高,突出了主干知識和重點知識的考查。除了“生命的物質基礎”、“生殖和發(fā)育”外,必修、選修各知識板塊均有相關知識點涉及。在關注覆蓋面的同時,試題對重點知識進行了重點考查。其中,“調(diào)節(jié)”和“遺傳和進化”兩個重點板塊占總分數(shù)的47.2%,其余幾個主干知識板塊共占52.8%,分值分配比較合理。
二是突出能力、落實雙基。試卷很好地落實了考試大綱中對命題的要求:以能力測試為主導,考查考生對所學相關課程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試卷對大綱要求學生的4種能力均有考查,其中5道選擇題和第32題、34題兩道非選擇題都涉及到對理解能力范圍的考查,包括根據(jù)基本知識進行分析、判斷、推理、識圖等,約占能力考查分值的70%,是能力考查的主體。另外,綜合運用能力的考查約占18%,獲取信息能力、實驗探究能力的考查占約12%。
三是試題難度與往年相比有所提高,但總體難度適宜。其中,難度提高,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3個原因:
1.試題的呈現(xiàn)方式更加靈活。主要表現(xiàn)為在選擇題中增加了綜合性信息考查,比如選擇題第3題,雖然題干很簡單,信息量不大,但解答這個問題卻涉及到書本中4個不同章節(jié)的知識點和相關的識圖、繪圖。
2.非選擇題第33題中加大了以遺傳學為載體的綜合運用能力的考查。試題給出的信息看似與教材知識發(fā)生了沖突,但其目的在于考查學生深層次的知識遷移與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以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考生只要能對9:3:3:1這個比例進行變形,前兩個小問題的5個填空便迎刃而解。更值得一提的是,第3小題設計的實驗過程、結果記錄以及運算雖然復雜,但試題立意明確、條件限定嚴密、表達清晰簡潔,為進一步考查以及甄別學生的邏輯思維、創(chuàng)新思維和靈活運用能力提供了保障。
3.以考查科學素養(yǎng)為目標的第31題,雖然立意以及選材角度均不錯,但對比同一選材的2010年全國新課標卷第30題,感覺此題題干中條件的設定以及設問的指向性尚有欠缺。解答此題時,大多數(shù)學生不知從何下手,還有一小部分學生則沿用日常訓練的思維定式從吸水膨脹的角度作答。雖然這些缺陷涉及到的分值不多,卻使得某些優(yōu)秀學生難以得到高分。
總的來說,試卷整體難度適宜,區(qū)分度較好,在很好地執(zhí)行了選拔功能的同時,對高中生物教學也發(fā)揮了應有的評價和指導作用。
經(jīng)由以上分析,我們一線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在幾下方面繼續(xù)努力。
首先,教師要認真研究新課程標準和考綱,以指導日常教學和高考備考工作,及時明確新形勢下生物高考對知識和能力的要求。
其次,教師須指導學生在夯實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基礎上,著重提高理解和綜合運用能力。一方面,需要對知識形成系統(tǒng)的網(wǎng)絡;另一方面,需要對細碎知識進行整理歸類,強化記憶。經(jīng)過網(wǎng)絡化或歸類整理的知識點之間往往有了邏輯關系,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會隨之增強,對知識的運用也才會得心應手。
再其次,教師要精心設計或選擇適量設計巧妙、設問全面的訓練題供師生精講精練、舉一反三。這樣一方面可以使“死”的知識“活”起來,強化雙基;另一方面可由此提高學生的各項能力,尤其是獲取信息、靈活運用、歸納總結、分析判斷、推理、識圖、準確表達等能力。
最后,教師還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和探究能力。落實在日常教學中,就是依據(jù)課標要求上好每節(jié)實驗課。同時,盡可能多地開展一些研究性學習活動,開發(fā)社會和生活中的實驗資源來讓學生動手體驗。除此以外,也不要忽視教材中的科學發(fā)現(xiàn)過程、實驗設計思路和科學研究方法。這些都是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
(摘自《中國教育報》2010年10月1日第7版)